管中窥豹: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牛市

  • 首页
  • 考研官网入口登录江西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考研官网入口登录江西 > 新闻动态 > 管中窥豹: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牛市

    管中窥豹: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牛市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4-12 07:08    点击次数:80

    最近,支持消费的政策陆续出台,包括消费贷、生育补贴等等。

    中国人的钱,去哪儿了?为什么要刺激?这意味着什么?

    一边,大家总在说,好穷,没钱。政府也说,要扩张总需求,积极开展扩张性的财政政策,扩大消费。

    另一边,中国每年有将近1万亿美元的贸易顺差。对岸的老特,天天说咱们占它的便宜。

    为什么中国人明明赚钱了,老百姓却没钱消费!连孩子都养不起,那么钱去哪里了呢?

    1,钱从未消失,只会转移

    按理说,一个人的收入是另一个人的支出,不应该会有如此大的缺口。从逻辑学上来看,即便真的存在缺口也是不对的,因为这会导致资源的浪费。

    支出一般分为两类,一类是生产性支出,牺牲当前的享受在未来产生更多的回报,也叫投资;另一类是消费性支出,往往是即时享受,属于消耗性。

    所以,答案非常简单,当生产性支出占比较多,或者是生产性支出并没有获得理想的收入,消费的压力就会被挤压。

    我举一个例子,大家就知道了。

    老王,用自己的存款20万,买了一辆网约车,然后开始跑滴滴。按理说,他应该有20万的净资产,可是这个时候让他拿出来2万块钱,都很难,因为他的钱变成了固定资产。

    又比如说,老张在银行存了50万,那么他的财富刘备储存下来了?没有!

    其他人会把老张的钱贷出去用掉,在资本本就稀缺的背景下,不可能让资源空转。所以,钱从来都没有消失,只是转移了。

    又比如说,农民工老钱每年能赚20万,却舍不得吃喝,把钱都砸在儿子的教育上。

    居民是这个道理,国家也是这个道理。当一个国家,投入了过多的投资以后,用于消费的现金流就少了。

    刘强东曾经说过一段比较经典的话:盈利的企业可能会倒闭,一家亏损但现金流为正的企业,是不会倒闭的。

    看到这里,大家应该明白了吧,为什么中国每年有1万亿美元的贸易顺差,但我们却感觉到没钱消费?

    因为大量的钱被用来建设固定资产,包括公路、铁路、学校、医院、机场、地铁、住宅、设备、汽车等等。

    这些固定资产的支出是相对固定的,比如地铁一公里3亿,但由此带来的收入是不确定的。

    当收入下降的时候,或者是收入增速不及预期的时候,收入无法覆盖现金支出,就会形成通缩螺旋。

   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建设一条高速公路的成本是300亿,假设一年收20亿,才能回本,结果经济不好,大家都走国道,只收到了15个亿,问题就来了。

    第一,高速公路公司的员工收入会降低,他们的支出也就会减少,带动其他行业收入下降;

    第二,高速公路,不愿意继续投资新项目,那些建设高速的工人失业,也会减少支出。

    2,两大蓄水池:地产与股票

    我想,很多人都想要知道,我自己也没投资,为什么也会受到影响呢?因为有两大蓄水池把大家的资金卷进去这一轮固定资产投资周期了。

    第一个大的蓄水池就是房地产,对应的是铁公基。大家不要以为,你买了房子就只是买了房子,其实周边的商业街、超市、学校、地铁、医院,都是隐性的支出。

    在一套房子的建设成本中,建筑成本可能只有15%,银行赚15%,开发商赚15%,剩下50%以上,都是政府通过卖地收入拿走了,拿去干嘛?当然是用来投资各种固定资产了。

    这些固定资产,可以带来居民收入的增长,进而带来房价的上涨。但投资的作用是双向的,可能带来正向作用,就有可能带来负向作用。

    第二个大的蓄水池就是股市。从IPO募资来看,最近十年大概有3万亿。

    但再融资就比较多了,多的年份就有1.5万亿以上,最起码有10万亿。加上lPO,最近十年,A股至少抽走了15万亿。

    如果说房地产对应的是铁公基等基础设施的投资,那么股市更多对应的是设备与人员的投资。

    但,他们共同的特点,都在于投资周期长,并不能立马变现。且资产的价格波动比较大,对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影响极大,进而影响居民的消费活动。

    当股民的钱被套在股市,本质上,就是在支撑整个社会的设备与人员投资活动。

    3,理性与抉择:通缩螺旋与消费刺激

    既然消费取决于投资收益的多寡,为什么还要去刺激消费呢?赚多少花多少,难道不应该才是经济的正确打开方式吗?

    这几年存在一个波动非常大的东西,那就是资产的价格,它决定了居民消费的欲望。

    资产价格越高,资产负债率越低,消费欲望越高。相反,资产价格越低,资产负债率越高,消费欲望越低。

    而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,这就很容易会导致通缩螺旋,经济持续下滑。可是,这种基于悲观预期给予的资产定价,很可能是错误的。

    这种过于悲观造成的恐慌,可能会导致自我验证,人吓人会吓死人的。越是恐慌,就越会抛售,造成经济秩序混乱,经济越差。

    所以,政府往往需要刺激消费支出,以保障基本的就业情况。释放的财政逆周期调节,打断通缩螺旋,是十分必要的。

    有了工作,就不会乱。只要不乱,就有调控的机会,以时间换空间。这就是为什么,国家宁愿搞一些浪费,也要维稳的原因。

    就像我们前面举的例子,农民工老钱只需要熬到老钱的儿子,从知名的985院校毕业,就会开始反哺自身。

    居民如此,国家也是如此。只要我们最新培育的新兴产业,可以发展的顺利,经济周期自然就迎来上行阶段。

    4,展望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牛市

    看完上面的内容,想必对目前整体经济状况,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,那这对我们的财富有何影响?

    这里,我一个黄金的例子来描述经济投资周期,对居民财富的影响。

    假设黄金的开采成本是1500美元左右,短期波动并不大,当黄金价格跌到1500美元以下,企业亏损,会很难过。

    当金价上升到1600美元,企业利润是100美元,当金价上升到2000美元的时候,企业利润是400美元,当金价上升到3000美元的时候,企业利润是1500美元,增长了15倍!

    经济也是如此,当下,我们由于承担了比较多的固定支出压力而感到十分沉重,但是,一旦我们的新兴产业获得突破,那么,固定资产的边际效应就会大幅上升(当然成本也会上升,但速度会下降,表现为经济复苏而房价低迷,利润扩张)。

    届时,整个社会就进入了收获阶段,固定资产投资下滑,消费占比上升,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牛市,就会来临。而且,不再是以前那种快牛,而是慢牛。

    一方面,是因为经济结构升级以后,更加靠近消费者,抵御价格波动的能力上升。

    另一方面,投资者成熟且金融渗透率高,不再允许出现暴涨暴跌。

    在这场新的牛市中,会有三个主角,其一是科技,其二是医药,其三是消费。

    只没那么快而已,但就中国目前所具有的国际比较优势与规模效应来说,基本上就是时间问题了。

    那么,会有一些标志性的事件。比如,中国突破了euv光刻机制造,中国实现了载人登月等等。

    一场新的革命,就像去年1月份一样,直接引发中国科技资产的价值重估。只不过,区别在于,现在只是美好的预期,而未来将会有实际的需求验证。

    希望大家,都能在这一轮财富之路上赚钱。



    下一篇:没有了 上一篇:没有了

    TOP